“秋风,忙吃螃蟹”!快到一年吃一次大闸蟹的日子了!每年中秋/国庆前后,全国各地吃螃蟹的热情高涨,在此期间蜂拥而至。
中华绒螯蟹的学名是中华绒螯蟹。它是中国传统美食。优质的中华绒螯蟹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阳澄湖大闸蟹。因为阳澄湖大闸蟹名气大,需求量大,大家都希望能买到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但即使阳澄湖的养蟹户尽心尽力,养出来的大闸蟹也远远不能满足全国各地吃货的胃口。
1不同产地的大闸蟹有什么区别?
至于大闸蟹的起源,很多人只知道阳澄湖。其实,除了阳澄湖,大闸蟹盛产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太湖、固城湖、宝应湖、洪泽湖、高邮湖、君山湖、梁子湖、微山湖、连环湖、长荡湖等。地方。
网上有很多指南教你如何辨别真假。例如,有专家总结了阳澄湖大闸蟹的四大鲜明特征:
一只背绿色,蟹壳蓝浑。光滑有光泽;
二是肚白,脐肚呈亮白色,无黑点;
三是金爪,蟹爪金黄,结实有力;
四是黄毛,蟹腿毛长黄,根高挺;
鹅没用,太湖的背面也绿了。
图片来源:http://www.shuichan.cc/news_view-112199.html
古城湖的肚脐似乎更白了:
仅从外观上看,普通人根本分辨不出大闸蟹的来历。别担心,地质学家有妙招。
2同位素地球化学
在地质学中,有一个子学科叫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同位素年代学和同位素示踪两部分。
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主要利用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因子同位素变化来了解岩石、矿物和流体的来源和成因。 (1)同位素示踪剂物质来源是基于对每个物质储层特征同位素组成的端元值和边界值的理解,跟踪不同储层对物质组成的贡献(需要强调)在这里,由于地质系统有多个同位素系统研究地质储库的发展由大范围向特定区域逐步细化,储库物质组成从传统地质体到水、气、生物物质等); (2)同位素示踪过程是指地质过程反演中同位素组成的影响、控制因素的变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同位素示踪地质过程的示踪剂越来越精细,或者利用同位素的分馏来达到地球化学示踪的目的,或者利用地质体形成过程中的分化和混合。硫酸盐的不均匀分布或聚集作用达到地球化学示踪的目的。传统的同位素(如H、O、C、Sr、Nd、Pb等)和非传统的稳定同位素体系(如Hf、Fe、Mg等)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示踪范围也相当广泛,如壳幔物质循环、大陆地壳的形成、浅表地质过程的演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
3以广泛使用的锶(Sr)同位素为例
(1) Sr在自然界有4种稳定同位素:88Sr、87Sr、86Sr、84Sr,其中87Sr是由87Rb的放射性衰变形成的;不同的地质体对Rb和Sr的富集能力不同,会有不同的初始值87Sr/86Sr((87Sr/86Sr)0)。也就是说,不同地球化学储层(87Sr)/86Sr) 0 不同;
(2)虽然地球形成初期的岩石样本很难获得,但我们知道的是地球和陨石大约在同一时间经过太阳星云的凝聚相而形成的重力凝结,因此科学家使用陨石来近似地球的 (87Sr/86Sr) 0 比率。目前公认玄武质无球粒陨石的比例为0.69897±0.00003,代表地球形成时的初始Sr比例。
因此,Sr同位素的初始比值(87Sr/86Sr)0是一个重要的地球化学示踪参数。在(87Sr/86Sr)0系统中,是示踪物质、壳幔物质演化和壳幔相互作用等的来源,两者都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如此,这种同位素特征还会通过水和食物传递给生物体,可以有效追溯食物的来源。
近来,地质学家利用Sr同位素对中华绒螯蟹的来源进行溯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研究人员收集了四个湖泊对该地区(阳澄湖、太湖、古城湖和兴化)57只中华绒螯蟹及其生长水域的水样和饲料样品进行了精细Sr同位素分析。
结果表明,同一中华绒螯蟹不同部位的Sr同位素组成是相同的。
同一产地中华绒螯蟹的Sr同位素组成是一致的,但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的Sr同位素组成存在显着差异。
而且中华绒螯蟹的Sr同位素组成与产地水源相似,不受外来饲料影响。这也说明螃蟹的Sr同位素组成主要受水源控制。受饲料影响。
因此,Sr同位素可作为追溯中华绒螯蟹地理起源的可靠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