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在XX提问:“广东某高校315名学生因发热腹泻被隔离,学校称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请问是什么原因?”这引起了网友的关注。
图片来源:知乎
随着事件的进展,24名发烧和腹泻的学生被检测出诺如病毒呈阳性。这个结果基本回答了网友的问题。学生集体腹泻的可能原因是感染了诺如病毒。
当然,这并不是诺如病毒第一次在高校大肆攻击。今天就来说说诺如病毒的那些事儿吧~
腹泻很频繁。背后的黑手其实是个小病毒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诺如病毒的名字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身边,比如“XX高校诺如病毒爆发”的新闻,似乎每年都会有好几次,让人感觉像是一场“新病毒大流行”。
图片来源:知乎
事实上,诺如病毒并不是一种特别新的病毒。 1968年在美国诺沃克首次发现,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诺如病毒最初也被称为诺沃克样病毒。直到2002年,这些病毒才真正有了官方认可的名称,第8届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才批准将该病毒命名为诺如病毒(Norovirus)。
1995年,中国报告了第一例诺如病毒感染病例。此后,山西、北京、安徽、广东、广西等地相继爆发多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
图片来源:参考1
可以说,诺如病毒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
诺如病毒是一种无包膜的单链正链RNA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 1972年,卡皮基安通过免疫电镜观察了诺沃克病毒。此后,世界各地发现了许多形状相似的病毒样颗粒。
图片来源:参考2|诺如病毒美女
诺如病毒基因组长约7.7kb,包括3个开放阅读框,其中ORF2编码相对分子量约为56kD的VP1衣壳蛋白,VP1蛋白被认为参与宿主受体识别,因此诺如病毒有一个物质诺如病毒属种特异性,分为5个基因组(GⅠ~GⅤ),其中只有GⅠ、GⅡ和GⅣ能感染人,而GⅢ和GⅤ分别能感染牛和小鼠。
其中,GII基因型在过去10年中引起了3次全球流行病,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为什么诺如病毒在高校中屡见不鲜?
事实上,诺如病毒是一种对所有员工都易感的病毒。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老人和小孩。学校因其高度集中的性质,只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温床。
诺如病毒的传染性如何?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相关数据,只有 18 种诺如病毒颗粒可以在成人中引起症状。而一个诺如病毒患者,一次呕吐就可以排出数亿颗诺如病毒颗粒。
诺如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是粪口传播。当然,并不是说粪便一定要到了这个嘴才能扩散开来。它通过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环境而传播。
而且诺如病毒非常有活力,在0-60摄氏度都能存活,在餐具和厨房台面上可以存活两周以上。即使是短期的高温低浓度消毒剂也无法杀死它。
同时,诺如病毒像流感病毒一样变异很快,一两年就会产生新的毒株。即使产生了抗体,它们也可能被反复招募。
虽然诺如病毒早在 50 多年前就被发现,但科学家真正开始了解诺如病毒只是在过去 5 年。
时隔48年,科学家终于成功培育出人类诺如病毒
2016年,《科学》发表了题为“Replication of human noroviruses in stem cell-derived human enteroids”的论文。
图片来源:参考3
病毒可以培养出来,科学可以送吗?
这项研究是当之无愧的。虽然研究人员很早以前就知道人类诺如病毒是导致急性腹泻的原因,但人类诺如病毒的培养从此停滞不前。
如何培养人类诺如病毒一度成为生物学家的一大谜团:
一方面,诺如病毒很常见实验室病毒不会在培养基中生长(例如来自癌组织的转化细胞);另一方面,由于病毒的特异性,人类诺如病毒也不会在小鼠等模式生物中生长。
直到2016年,科学家们都没有解决这个困扰大家48年的问题。
研究人员首先发现诺如病毒与一种人类HBGA受体特异性结合,而这种受体特异表达在部分小肠上皮细胞上。因此,研究人员使用原代人类小肠上皮细胞培养诺如病毒。但在培养过程中,正常人肠上皮细胞会很快死亡,直到类器官技术出现。
研究人员利用肠组织样组织培养人类诺如病毒并取得突破性进展。一些人类诺如病毒确实可以在类肠组织中生长,但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了另一个问题:有些病毒株仍然不能在类肠组织中生长。
肠组织类型|图片来源:参考文献4
研究人员推测,可能是培养系统中缺少某些东西,于是他们在培养系统中加入了自然条件下存在于小肠上部的物质,最终找到了关键物质——胆汁。
他们不仅解决了人类诺如病毒的培养难题,还证明了胆汁在人类肠道病毒复制中的重要作用。
2018年《Science》上的另一项研究:“Tropism for tuft Cells 决定免疫促进诺如病毒发病机制”(是的,诺如病毒贡献了另一篇Science)发现,鼠类诺如病毒只感染肠道的一种称为簇状细胞。有趣的是,这种细胞相当罕见,只占肠细胞的一小部分。
但即使它只感染很少的细胞,诺如病毒也能引起非常强烈的炎症反应和非常强的传播力。例如,小鼠体内甚至只有 100 个细胞被感染,这与其他流感病毒相比是非常罕见的。
假以时日,如果这项研究也能在人类身上得到验证,那将是预防和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又一次突破,但眼下,个人防护仍然是避免被招募的关键。 .
只要预防得当,诺如病毒并不可怕。
诺如病毒经常在学校和老医院等人流密集的场所,引起一连串流行病,尤其是10月至次年3月,故又称“冬季呕吐病”。
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还没有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疫苗,也没有特效药可以治疗。但好消息是,诺如病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病程为 3 至 8 天。大多数人会自愈。更重要的是避免在此过程中因呕吐、腹泻等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对于诺如病毒,预防非常重要。
在所有预防措施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是重中之重。此外,保持良好的食物卫生和环境卫生同样重要。
对于学生来说,大多数诺如病毒的爆发并不是因为食品质量问题,而是因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感染。保持双手清洁,尤其是在处理食物或进食之前以及如厕之后,无疑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
胖友们,今天你洗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