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此轮疫情已蔓延至20多个省份。真的很可怕吗?国外疫情严重吗?听小编为大家仔细分析分析。我们要理性看待疫情,做好防控,不要紧张,更不要恐慌!
文本:
国家卫健委疾控中心副主任吴良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11月5日24时,累计报告感染病例918例。影响全国20个省44个城市。病毒基因测序和流控溯源的结果表明,本轮疫情是由多个无关的海外来源引起的。然而,它们几乎都是Delta突变病毒的毒株。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主要是怕变得严重。重症患者的死亡风险较高,而无症状、轻度或普通型的风险很小。那么,新冠引起的重量级比例到底有多高呢?死亡率有多高?国际上疫情严重吗?这里一一为您解答。
1.重症患者的比例有多高?
先看上一轮疫情。 8月底,以南京为主的一波疫情显示,南京新冠感染者155人,重症病例4例。然而,大多数重症患者并没有完成疫苗接种。可以得出两点:一是疫苗接种不完整,容易引起大病;总体而言,重症患者的比例约为2.6%。
随着疫苗接种率的进一步提高(但自8月底以来,由于疫苗接种达到了平台期,全国疫苗接种总体放缓),重症病例的比例是多少?而在这轮疫情中,大部分老人都是老年人。
先看黑龙江省的数据,黑龙江省黑河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工作组副组长刘晓敏表示,10月27日至11月5日24时,当地共有228例确诊病例。收治定点医院,其中轻症123人。普通型97例,重症5例,待分型3例。一般以轻型和普通型为主,超过三分之二的患者有不同类型的基础疾病。
看看内蒙古的数据。 10月30日下午4时,内蒙古自治区召开第四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内蒙古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萨仁其木介绍:自治区定点医院收治当地确诊病例161例。其中,重症3例,重型13例,普通49例,轻型85例,未分化11例。
在甘肃,数据呈现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例如,10月30日甘肃省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报道的相关数据是:截至10月29日24:00,甘肃累计确诊病例86例。 10月29日,新增重症病例收治,原4例重症病例经治疗转为普通型。重症2例,重症11例。央视新闻报道,截至10月31日24时,甘肃省累计收治确诊病例105例,其中危重症2例,重症8例。目前,共有9名重症患者转为正常型。两份报告略有不一致,但大多数重症患者在治疗后会变得轻微。
从全国看,截至11月5日24时,据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通报,全国确诊病例1141例(其中重症31例),占2.7%。 .数字与上一轮疫情整体相似。但由于本轮疫情中老年人较多,仍可以认为疫苗具有较好的抗重症效果。
注:重症患者并不是大家想象中需要进ICU的人。那些病危的,比例更低。
2.死亡率有多高?
事实上,国内的疫情不仅是本地的,每天还有国外的疫情输入。我们比较了几组数据:
2020年5月1日: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7685例,累计死亡病例4633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2875例
2020年6月1日: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8315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3022例。
2020年10月1日: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0601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5424例。
2021年1月1日: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2076例 累计报告死亡病例4634例,累计确诊病例87093例
2021年2月1日: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3376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9594例
2021年6月1日:累计治愈出院86164例,死亡4636例,报告确诊病例91146例
2021年9月1日:报告治愈出院病例89313例,死亡4636例,确诊病例94926例
2021年11月5日:累计治愈出院病例91883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确诊病例97660例
从以上数据显示,2020年5月仅1例死亡,2021年1月死亡2例。自2020年5月以来,累计病例增加14198例,仅3例死亡,死亡率为0.02%。低于流感死亡率(约0.5%)。当然,这与中国对患者的全面、最大限度的救治密切相关。这也从另一个层面反映出,在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积极治疗下,死亡率是相当低的。
从曲线上看,国内新冠确诊病例趋势如下:
3、全球新冠死亡率大约是多少?严重吗?
目前,全球每天约有40万新病例,死亡人数约为5000-6000人,粗死亡率(病死率)约为1.4%。由于各国医疗和经济条件不同,存在很大差异。比如非洲等国家死亡率比较高,而发达国家死亡率比较低。
不同国家的病死率差别很大。 COVID-19的全球平均死亡率为2%,其中新加坡为0.15%,以色列为0.6%,美国为1.6%;总的来说,它们正在逐渐减少。在大国中,只有俄罗斯最为特殊。俄罗斯整体新冠死亡率为2.79%,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目前,美国的死亡人数约为75万人,感染人数为4728万人,约为1.6%。
实际上,美国洛杉矶的一项研究表明,完全接种疫苗的人感染 COVID-19 的病死率为 0.2%;相比之下,未接种疫苗的人口为 0.6%。
此外,不同国家的统计方法也存在一定差异。在美国,直接死亡和间接死亡都包括在内。因此,死亡的比例相对较高。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只计算直接死亡人数。因此,在美国的统计中,流感的年死亡率约为0.5%,这也是一些国家将新冠视为“大流感”的原因之一。
美国目前计算死亡人数的方法是既包括直接原因死亡,也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间接并发症造成的间接死亡。间接死亡主要由肿瘤、高血压、糖尿病、支气管炎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引起。当病毒入侵时,人体免疫系统变得不平衡,器官功能障碍,最终死亡。可以说,绝大多数死于新填充病毒的人都是患有基础疾病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如果只采用直接死亡,死亡率可能会大大降低。
以美国为例。现在新冠肺炎死亡人数高达75万人,重症住院人数也极高。为什么医疗系统没有崩溃?事实上,美国实际住院人数并没有增加多少。从下图可以看出,在美国的出院诊断中,COVID-19诊断的峰值率为7%,但流感已经过去了。往年,因流感住院的比例也是3-5%,低于新冠,并没有达到惊人的水平。事实上,由于中国疫情防控,呼吸系统疾病人数大幅下降(包括哮喘、流感治疗和住院),原因大同小异。
美国新冠和流感导致的出院诊断比例(2018.6-2021.3)
从死亡数据来看,美国疾控中心统计了62万与新冠相关的死亡病例,发现75岁及以上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55.2%; 65岁以上死亡人数占总人数的77.1%,50岁以下死亡人数仅占总人数的6%。美国18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感染人数已达600万,死亡805人,为每10,000人死亡1.3人(包括所有与新冠相关的死亡人数)。可见,老年人确实是死亡的主要群体,风险极高。大(75岁以上老人死亡率高达16.4%)。但对于年轻人来说,风险很小。国内外的大量文件也证实了这一点。老年人,尤其是有多种合并症、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风险较高。
美国因新冠死亡人数与人口比例
美国因新冠感染人数及人口比例
此外,全球疫苗接种率持续上升,死亡率逐渐下降。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疫苗接种趋势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4. 国家何时恢复全面正常化?推动快速常态化的五个理由
昨天,辉瑞(Pfizer)公司的口服药物 Paxlovid 治疗新冠的结果公布。预防死亡率接近100%,重症减少89%!世界为之鼓掌,为人类终结新冠病毒带来希望。
同时,今天的国家卫健委是否继续坚持对中国疫情防控的“零容忍”政策?发言人认为,今冬明春,中国将继续坚持严格疫情防控措施,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屏障,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
所以因为疫情,我们会一直这样控制下去?相信这个问题,大家一定很关心。
事实上,疫情能否畅通取决于多种因素,但近期多重利好因素不断蔓延。
第一,更广泛的疫苗接种。张文宏、钟南山院士等也认为,如果国内成人疫苗接种率超过85%,国家就有条件解封。按照目前的进展,到今年年底,成年人(尤其是部分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将达到或接近85%。同时,国家要求3-11岁儿童在今年年底前接种疫苗,又增加了一个重要障碍!
其次,一种新的、更高效的国产mRNA疫苗可能会在年底或明年初上市。预计中国本土的mRNA疫苗也可能在今年底或明年初问世,可以进一步提高疫苗的预防效果。
第三,随着口服治疗药物的出现(口服药物便宜、方便、应用广泛),新冠疫情将得到极大遏制。可以预见,辉瑞将和默克一样,为全球许多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实施低成本药物战略,以增加新冠治疗药物的全球供应。因此,该药物上市后(大约12月份,许多治疗新冠的口服药物可能会获得美国FDA的批准,从而允许全球大多数国家使用),因疫情将大大减少。
由于目前有几款口服药物是由默克、辉瑞等大公司开发的,他们在中国市场的运营经验很好,可能很快就能进入中国。在今年的上海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默克公司展示了新冠口服治疗药物。同时,即使口服药物在中国上市还需要一些时间,随着全球疫情得到遏制,中国人的疫苗接种率增加,即使国家畅通无阻,也无需担心。当然,国内一些新冠治疗药物也研发速度不错,可以快速进入临床。
第四,随着这个冬春季节的结束,不用再担心新冠和流感的联合流行。因为随着明年天气转暖,流感和新冠都可能下降。当然,明年中国还会有几场重要的国际赛事,包括冬奥会和亚运会。
五是亚洲周边国家示范工程。中国与欧美国家有很大不同,但韩国、日本、新加坡等亚洲邻国都是很好的学习榜样。日韩相继放开控制。疫情一度失控,但随后疫情迅速缓和,尤其是在日本,疫情几乎完全得到控制。新加坡现在把新冠当感冒了,不再这样了统计和管理。
当然,疫情是严格控制的。疫情虽然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但对人们的生活和心理健康(尤其是在严格管理时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严格控制也不利于国际交流。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逐步放开管制,允许自由进出。看看这篇权威分析:《柳叶刀:COVID-19 引起的抑郁和焦虑的全球患病率和负担分析》。疫情对全球抑郁、焦虑等身心疾病的影响是巨大的。
因此,梅斯医学主编预测,该国可能在明年3月左右进入真正的“疫后”常态化。当然,这只是猜测。具体的防控变化还要看国家政策的实时性和动态调整才能确定。
5. 总结
梅斯医疗编辑认为,新冠需要积极预防,实现“三件套防疫”(戴口罩、社交距离、个人卫生)、“五更防护”(口罩也必须戴,社交距离) 、咳嗽和打喷嚏要遮住,勤洗手,尽量开窗),同时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和加强针预防。
不要过度恐慌,理性客观对待新冠感染!不要因为意外情况而恐慌和紧张。
中国疫苗接种概况,已超过23亿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