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发表在《柳叶刀精神病学》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大约三分之一的新冠幸存者会在感染后的6个月内被诊断出精神健康或神经系统疾病。详情参见详情见“柳叶刀:三分之一的新冠幸存者在半年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现在新冠疫情出现已经将近2年了,世界各地对新冠的控制差异仍然很大。在全球范围内,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和精神疾病导致的自杀率是否存在趋势?
今年10月8日,《柳叶刀》发表了一篇系统综述。本文收集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精神疾病患者的相关数据,详细对比了新冠疫情前后抑郁和焦虑的患病率。
全球抑郁症和焦虑症患病率正在上升
研究发现,如果不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每年的抑郁症患病率估计为每10万人2470.5人,相当于全球共有1.93亿人患有抑郁症。但受疫情影响,患病率上升至每10万人3152.9人,即全球共有2.46亿人患有抑郁症。疫情导致2020年抑郁症患病人数增加约5300万,增幅约27.6%。
再看焦虑,如果没有疫情的影响,2020年全球患病率估计为每10万人3824.9人,即全球共有2.98亿人患有焦虑症。新冠疫情爆发后,患病率上升至每10万人4802.4人,这意味着全球共有3.74亿人患有焦虑症。也就是说,疫情导致2020年焦虑症患病人数增加约7600万人,增幅约25.6%。
可见,此次疫情将导致焦虑、抑郁的患病率上升,幅度大于25%。
那么,影响新冠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研究人员设置了3个“新冠影响指标”:每日新冠感染率、人员流动减少(因封锁策略、居家隔离等)、每日超额死亡率。结果发现,新冠感染率和人员流动的每日减少与抑郁和焦虑患病率的增加有关。排除上述两个因素的影响后,每日超额死亡率与抑郁和焦虑的患病率没有任何关系。研究人员推断,超额死亡率与每日新冠感染率和人员流动减少有关。线性关系,对抑郁和焦虑的患病率没有影响。
也就是说,新冠感染率上升,人员流动减少。它可能会导致焦虑和抑郁的增加,但过高的死亡率与此无关。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文重点分析了新冠每日感染率、人员流失率降低与抑郁焦虑之间的关系,但这两者本身并不能被视为抑郁症发病和焦虑的危险因素。抑郁和焦虑的危险因素之一应该仍然是新冠疫情本身。
女性和青少年心理健康受疫情影响较大
研究人员对性别和年龄进行了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轻人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患病率更容易受到疫情的影响。
在性别方面,2020年受疫情影响,女性抑郁症病例增加3550万例,增长29.8%;男性增加1770万例,增长24.0%。女性焦虑增加5180万例,增长27.9%;男性增加2440万例,增长21.7%。
也就是说,对于抑郁和焦虑的流行,疫情对女性的影响远大于对男性的影响。
图1 疫情爆发前后全球抑郁(A)和焦虑(B)发病率(年龄和性别分析)
来源:拉网络。 2021;S0140-6736(21)02143-7。
接下来,研究人员进一步将数据转换为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即因疾病致残或过早死亡的健康生命年损失)。结果显示:受疫情影响,抑郁症造成的DALYs增加137.1/10万,其中女性182.0/10万,男性92.5/10万。同样,疫情影响下焦虑症造成的DALYs增加了116.1/100,000,其中女性为157.2/100,000,男性为75.3/100,000。
即在疫情影响下,因抑郁和焦虑导致的伤残调整生命年显着增加,且女性的增幅远大于男性。
图 2:抑郁和焦虑导致的 DALY(性别和年龄)增加
资料来源:柳叶刀。 2021;S0140-6736(21)02143-7。
疫情爆发前,全球女性抑郁和焦虑的患病率高于男性,中国也是如此。最近发表在《柳叶刀精神病学》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在中国,女性任何类型抑郁症的患病率都高于男性,其终生患病率是男性的 1.44 倍。此外,女性的心理更容易受到社会经济变化的影响,因此疫情以来,男女抑郁和焦虑的差异进一步拉大。
与老年人相比,年轻人主要受到学校关闭以及无法接受教育和与同龄人玩耍的影响。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表示,新冠疫情是人类历史上对全球教育最严重的破坏。 2020 年,来自 190 多个国家的约 160 万学生将部分或完全中断学业。对于上班族来说,当公司选择裁员时,相比更有经验的人,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也将成为开除的首选。
疫情下自杀率有变化吗?
那么,既然新冠疫情增加了抑郁和焦虑的患病率,是否会影响这些患者的自杀率呢?
皮尔基斯等人。 2021 年 8 月在 Lancet Psychiatry 发表的一项研究分析了 2020 年 4 月至 7 月的数据,发现新冠并没有导致自杀率上升。不过,既然这篇文章只分析了全球疫情最初几个月的数据,难道自杀率还没有体现出来?
日本的一项研究揭示了这一现象。在 Nat Hum Behav 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田中和他的同事发现,日本的自杀率在疫情开始后的 2 至 7 月下降了 14%,但从 7 月到 10 月,自杀率再次上升了 16%,且增幅为女性和年轻人的自杀率上升是主要原因。这可能表明,随着疫情的发展,其社会和经济影响正在逐渐显现,自杀率也在发生变化。
因为疫情还没有结束,各种数据还在动态变化,由疫情引起的各种心理或行为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图片来源网络
精神疾病患者死亡率飙升
也有研究发现,疫情期间,精神疾病患者的死亡率确实有所上升。 《柳叶刀区域卫生—欧洲》在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10 月 10 日)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对 16 万名精神疾病或智力低下患者进行观察和研究,发现这部分人群在没有流行病的情况下死亡的比率高于其他群体。 2020年3月至6月,由于疫情的出现,这部分人群的死亡率进一步上升。例如,在第一次封锁政策下,学习障碍者的死亡率比没有精神疾病或智力障碍者高 9 倍,饮食障碍者高 5 倍,人格障碍和痴呆症者高 4 倍。高倍。功能障碍患者(以前称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高出三倍。
在疫前时代,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一直是一个现实问题。较小的影响生命,严重的则威胁生命。然而,由于经济和文化的原因,许多国家并未重视精神疾病。
新冠疫情到来后,精神疾病患者的发病率似乎有所恶化,而疫情的到来也给精神健康的诊疗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但这也可能是一个契机,唤醒人们公众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重新审视现有的心理健康医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