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骗宣传虽多,但诈骗团伙的手法却在不断升级。近日,人民网报道,368人因急于发表文章而受骗。其中,遇难者多为知名医院的医生和护士。
除了上面提到的假期刊,还有真实但臭名昭著的期刊。如果之前不小心把稿件投到这个期刊列表,可能会影响后续文章的声誉、奖学金评审、职称晋升等,所以给大家分享一篇2021年发表的文章,详细说明如何保护文章权益,防止大家踩坑。
一、背景介绍
图片
很多年轻的科研人员都面临着巨大的SCI论文发表压力,论文的质量和数量都相当苛刻,一种“不发表即灭亡”的文化逐渐形成,即不发表就会被淘汰。出去。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期刊诞生了,叫做“掠夺性期刊”。这类期刊往往收取高昂的审稿费、版面费等,在学术界臭名昭著,也有专门的黑名单期刊。但由于种种原因,总有一些无辜的学者不小心在这些期刊上发表了他们的文章。其实投稿的各个阶段都有挽救措施,让小编一一听。
二、维权措施
首先,投稿前需要仔细选择要投的期刊。推荐选品神器网站https://thinkchecksubmit.org/,避免黑名单掠夺性期刊。
但是,如果你不小心把文章投到这样的掠夺性期刊而无法撤稿,还是有一些措施可以提高文章的可信度:
1、预注册
①预注册:在进行研究之前,向第三方组织(如Open Science Framework)注册假设、研究方法和分析方法,可以增加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②付费预投稿同行评审(Paid Pre-Submission Peer Review)部分付费商业同行评审机构与期刊脱节,是一家提供专业英文稿件编辑、提供审稿服务的商业公司。这篇稿件已经过预审,收费关键,审稿日志链接(https://osf.io/kps75/)
③Pre-Submission Community Peer-Review 一些学术网站,如“Review Commons (https://www.reviewcommons.org/)”和“Peer Community In”(PCI: https://peercommunityin.org/),稿件提交前,文章质量的证明,也称为预印本服务器。
2. 审核流程
如果在审稿过程中出现以下行为,很可能是掠夺性期刊。
1)同行评审很快完成;
2)审稿人显然不是专家;
3)很少有评论或反馈;
4)编辑极其宽容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使作者能够真诚地面对同行评审,维护文章的声誉:
①开放同行评审(Open Peer Review):2019年对1500家期刊的调查发现,1%的期刊引入了开放同行评审机制。要求公开同行评审内容,以防止掠夺性期刊故意掩盖。
②追加审稿人请求(Additional Reviewer Request):掠夺性期刊不反对同行评审,但怕稿件被拒,失去收入来源。这时候在投稿前,如果审稿人少于一个,可以要求增加审稿人。
3.收到文章后
①发表后同行评审:您也可以在文章发表后寻求同行评审。比如一些PLoS期刊开始认可bioRxiv(预印本网站)的公开评论,理论上,在掠夺性期刊上发表的文章质量也可以通过发表后邀请评论来保证。如果期刊没有评论区,将接受的稿件发表在具有评论功能的预印服务器上(如bioRxiv),并邀请读者发表评论。发表后,同行评审发现了包括 STAP 细胞问题在内的各种欺诈行为,Elisabeth Bik 以发现许多图像欺诈行为而闻名。
②打开推荐ndation):在社交网络上发表研究。虽然帖子喜欢的数量可能有偏差,但它也可以作为一个指标。例如,Plaudit (https://plaudit.pub/) 学术服务可以公开推荐和收集反馈。 ORCID 认证的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此服务自由点赞论文。 PsyArXiv(预印本服务器)也与此服务合作。
③未审稿处理:如果论文在发表前没有经过同行评审,建议将其纳入简历中的未审稿一栏,以增加研究人员的可信度。在个人层面,您可以在文章(如预印本网站)中添加同行评审相关链接,以提高文章的可信度。机构层面应提高出版社质量,保障同行评审制度;增加学术团体的评审组织;改革评价体系。
三、总结
您可以在文章发表的所有阶段捍卫您的权利。睁大你的眼睛,在投稿前选择期刊。投稿时注意同行评审,投稿后接受公众评价。保护自己稿件权利的核心是“同行评审”。学术界认可的文章质量是文章声誉的保证。